Friday, December 30, 2011

長假


說起來其實也有點不好意思,不過最近這一年我還真的覺得我正在過我人生中的長假。

從一年半前開始不用去福山每周收種子後,時間頓時多出不少。理論上來說,多了這麼多時間,先前一直沒有時間做好的資料分析、寫文章這些工作,應該要能很快完成才是。但實際上的狀況則是一拖再拖,第一篇稿子硬是被我磨了一年多才在今年11月送出去,而第二篇稿子現在也還在磨,雖然給自己訂了期限,但能否在那之前完成實在沒有太大的信心。

那我都在做些什麼呢?  我想我都在沉澱我的思緒吧 XD

其實也知道應該盡快完成論文的工作,讓自己邁入下一個階段。可是總是無法說服自己接受自己做的東西,不斷地、似乎無止境的一直追尋更完美的成品。雖然說,"Perfect is the enemy of the best",但我就是看自己弄出來的東西不順眼。

然而,一件工作一開始有趣,但持續做個兩、三個月就慢慢厭倦了,於是每天愈來愈難開始自己該做的工作,總是先處理些不相干的小事,如果能幫人解決問題,就先做那個,一來容易,二來有成就感,可自己的事情就這麼給耽擱了。

再不然,就是開始讀我訂閱的Journal,美其名是了解生態研究圈的最新潮流,但其實是不想面對自己的論文。我總是不斷地跟自己說,現階段是人生中有最多時間可以學習東西的階段,如果未來當真打算繼續走學術這條路,現在可是打底的時候啊,地基沒打穩,未來可蓋不成高樓。於是就不斷地給自己拖延的理由。

但愈是拖延,壓力就愈大。

現在的生活其實就有點像是日劇長假中男女主角那樣,雖然心中有著夢想,可是卻總是裹足不前,又有著那麼一點點抑鬱不得志,但整體說起來,生活是平安與幸福的,所以就換個心態,把現在的日子當成是自己的長假吧,珍惜現在可以任意揮霍時光的美好。

感謝我的家人總是讓我這麼任性。

Sunday, December 4, 2011

關於跑步


自從看完了村上春樹的《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我就跑去買了雙慢跑鞋,勵志要開始跑步

一直以來覺得從事研究工作這件事情的本質和作家很像
工作進度大體上是自己掌握的
工作的內容也是自己決定的
也都需要將自己的想法化為文字
最重要的,這兩樣工作都必須持之以恆

從事研究工作並不代表你聰明,通常是比較偏執
願意為了一些小事而一直持續努力

而為了讓自己能夠保持耐力、長久奮戰
"跑步"的確是個很好的選擇

但買了鞋並不代表就會開始認真地跑步
第一個月在學校跑了幾次後,覺得麻煩
慢跑鞋就被冷凍起來了

一直到今年 (2011),因為家人生病,也因為升格成為爸爸
再加上自己的研究工作有點陷入瓶頸、整個人總是提不起勁來
覺得自己一定要開始運動
健康的身體、豐沛的體力是幸福人生的根本阿!

所以從六月份開始,我總算開始規律地進行晨跑這項運動

事情總是這樣,在還沒開始之前,永遠覺得有眾多阻礙擋在你面前
怎麼樣也無法開始

一旦跨出了第一步,反而欲罷不能
先前設想的總總困難,事後證明是自己想太多
我的跑步人生就此開始

我一開始設定的目標是一周慢跑三次,一次跑3.5公里左右
跑了一個月之後,覺得不夠過癮
便改成一周跑五到六次,平日跑3.5公里,假日時間比較充足,就跑5公里

不過故事有高潮也有低潮
跑了兩個多月之後,也就是Sunny出生後
我的髖骨開始會痠痛,爬樓梯時尤其明顯
上網查了一下,跑步姿勢不對的確有可能會造成髖骨痠痛
而運動量一下子增加的太快,也可能是另一個原因
適度的休息,配合充足的熱身運動,尤其是髖骨部位的伸展運動
則是克服這個痠痛的良藥
也因為照顧寶寶比較累人,所以就休息了一陣子
跑步的頻度也降低,但還是努力一星期跑三次

為了讓自己不會覺得跑步無聊,跑步時我幾乎都會聽音樂
這也才發現,跑步的節奏會隨著不同音樂類型而有所改變
聽龐克或搖滾樂時總是會不自覺的加快腳步、越跑越High!

託智慧型手機的福,跑步又多了另一項樂趣:記錄路徑
會想要記錄路徑,主要是想要知道自己跑了多久以及跑了多遠
而且看著自己跑過的路線,非常有成就感
這種將自己成就感具體量化的方法,非常讓人上癮,大概有點類似於爬山的人都喜歡撿三角點一樣吧。
和大家分享兩個我最常跑步的路線,長度大約都是3.5公里

由我們家這往南跑過永福橋再折返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2011-09-09 慢跑路線 (3.4K)

往北跑到馬場町再折返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2011-11-19 慢跑路線 (馬場町)

而先前去台中開會,順便跑了東海一圈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2011-10-15 慢跑路線 (東海大學)

而說巧不巧,今年九月份大誌的專題報導就是跑步


裏頭講了很多關於跑步的事情,也介紹了很多馬拉松
這才知道原來出國跑馬拉松也是一種旅行的方法

想想,能收集在世界各地跑步的路徑也很不錯呢!
現階段就先朝10公里為目標邁進吧,希望未來有一天真的能跑完馬拉松全程 (42公里)

Thursday, November 24, 2011

五年之間


剛剛在電台聽到DJ播放聖誕歌曲,這才驚覺原來聖誕節就要到到了。而下一秒,我就想起了妳。上一回和妳說話的夜晚,差不多就是五年前,那個替聖誕樹點燈的那晚。

好快,已經五年了。

這五年內,很多事情發生,很多事情也沒變。

你過去愛用的多普達,現在已經變成了hTC。你從來沒有機會用到iPhone。

每次看到別人用iPhone,我都會想像被妳把玩的樣子。
我想你應該每一代iPhone都會敗下去吧。不過我想妳怎麼樣也不會成為Steve Jobs的粉絲。
妳看起來不像是個會崇拜他的人,但或許妳現在可以在另一個世界重新認識他。

很愛寫網誌的妳,想必也會是社群網站的愛用者,雖然妳從來沒有機會認識所謂的微網誌與FB。
不知道妳會不會跟我和媽一樣沉迷於這個網路世界,也不能確定妳是否會愛上打卡這個活動。

愛唱歌的妳,會怎麼看待這幾年間流行的歌唱比賽節目呢?
不知道妳會不會跟我一樣迷上林宥嘉的聲音?
星光大道在這五年間從默默無名的小節目變成華人圈歌唱節目第一品牌,又沒落下去。可惜妳從沒機會聽到任何一個星光歌手的歌聲。

這幾年間我迷上了所謂的獨立音樂,特別著迷於929這個樂團,甚至希望每年929都能去聽他們的表演,雖然這個團已經解散。原因無他,只是因為929是妳的生日。能在929那天聽到929主唱志寧的歌聲,似乎929這天也就不會太過感傷,能夠讓自己用比較輕鬆的心情結束這對我永遠特別的一天。

在妳離開的前夕,妳寫給我的生日卡片我依然放在音響旁,妳同時祝我和你未來的弟妹生日快樂,可惜妳沒法來參加我們的婚禮,不然我想妳應該會熱開懷吧。妳的姪子今年也來到了這個世界,和妳的農曆生日只差一天呢!他和妳一樣愛笑,總是笑瞇瞇的,很可愛呦,我想妳一定會很愛他的。
不知道他會不會對於妳的存在這件事情感到很困惑。

醫院的事情也在今年告一段落了,雖然不知道妳是否滿意這樣的收場。拖了好久,讓人見識到所謂法律程序的緩慢與冗長。雖然收尾的不甚滿意,不過向來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吧。

爸媽都很想妳,阿王華謙千琪也很想妳呢!對了,千琪都也當媽了說,她女兒超正的!

妳現在過得如何?

PS. 妳的愛牌ZARA、H&M、UNIQULO終於在今年來台灣展店了。

Sunday, September 11, 2011

即將升格

Sunny會是中秋寶寶嗎?


或許在不到24小時,我就要升格當父親了!
說起來也不好意思,但我人生的其中一個夢想就是當個好爸爸。

我國小一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去百貨公司,看見想買的玩具,
心裡頭知道就算說跟媽媽想買,媽媽大概也不會買給我,
於是就一個人傻愣愣的盯著玩具看。
後來媽媽發現了,過來問我怎麼了,我就說:
"如果我是爸爸的話,我就會買這個玩具給我小孩。"

現在說起這則故事給朋友聽,大家都會覺得我心機超重,那麼小就懂得拐著彎說話。
可我想我應該是真的想要這麼做吧,至少在當下應該是這樣的。

不過說要當個好爸爸,我也不知道怎麼樣才算是 (至少不是我自己說了算)
頂多只知道有哪些事情絕對不能做

很多人都會說,沒有人天生知道怎麼當父母親的
世界上也沒有父母親補習班,教你怎麼當爸爸或媽媽
一定都得等到真的當上爸爸跟媽媽之後,才開始學著要怎麼做
但我會努力當個好爸爸的

現在這個時間點會緊張嗎?

大概是平常隨性慣了,現在也只是想:兵來將擋,水來土淹
順其自然就是了
畢竟沒有能把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做完的那一天的

Sunny,我會努力的。我會努力讓你跟媽媽都幸福的。

Monday, June 27, 2011

一切都從這裡開始


福山樣區的第一個樁點敲下的那一個瞬間
時間是2002年6月27日
在場的人有我、小欣、陳狗、素瑋、幼新以及孫老師
福山樣區的調查從這一刻開始正式展開

讓我們把時間稍微往前回推一年
在當時還在STRI工作的孫老師居中協調下
台灣的林試所與林務局跟CTFS簽下合作備忘錄
預計要建立台灣第一個大型的永久樣區 (或稱為森林動態樣區 Forest Dynamics Plot)
謝老師則是這個備忘錄的見證人

備忘錄雖然簽好了,可是大家平常有各自的工作要忙
事情也就暫時被擱下了

2001年底,CTFS捎來消息,詢問樣區調查執行的進度如何
當時這樣區的工作可說是連八字都還沒一撇
為了能先踏出第一步,謝老師就先把工作給攬下來了
當時原先預定要負責樣區現場調查工作的人,是當時正考慮是否要在台大攻讀博士的麥可學長
可是後來麥可學長決定要遠赴澳洲留學
於是工作就落到當時另一個剛考上研究所,也還沒有決定研究題目的人頭上,也就是我啦

我想那時候應該也沒人認為我有辦法handle這份工作
畢竟預計要成立的樣區規模之大,是台灣之前都沒有嘗試過的
而我又只是個大學剛畢業的小子,駕照才剛拿到
怎麼看起來都不像是個人撐起大局的人
於是老師們開始尋找其他可以共同負責的人選

小欣原先是在台北市政府工作
可是工作內容跟所學實在不太相關
一心想轉回研究單位
此時正好林試所需要一個人來負責設立樣區的計畫
於是小欣就這麼從台北市政府轉到了林試所福山分所

小欣雖然是森林系畢業的學生
但先前並沒有參與過相關的樣區研究
於是,我們研究室的學長姊們繼續尋覓可以協助樣區打點的人
(樣區劃設工作一般稱為打點,因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森林內打定位用的樁點)

東打聽西打聽,就打聽到幼新正好考上森林所
幼新也是森林系畢業的,大學時幫過林試所做過樣區設立及調查的計畫
在那時候還沒決定自己的研究題目,是個非常合適的人選
於是我們研究室學長就去遊說他過來,說可能可以在福山做他的碩士研究

但這時候還是缺個經驗老到的打點高手
所以儘管陳狗的論文是在南仁山進行
還是被我們凹來福山幫忙
在樣區設立的頭兩個月,陳狗就這麼宜蘭、墾丁兩頭跑

素瑋也是在那一年考上博士班,正在猶豫要不要念
於是也被拉來幫忙

找齊工頭後
要打下樣區的第一個樁點如此慎重的事情當然不能由我們幾個小毛頭來決定囉

樣區的第一個樁點最好是在樣區的正中間
因為每一次新測量打下的樁點多少都會有些誤差
而這些誤差是有可能會逐漸累積的
所以當新打樁點離遠點很遠時,不同主線所設立的樁點,其間的相對距離會偏差的愈來愈多

另外
由於預計要劃設樣區的面積很大
一開始的點如果選的不好
隨著樣區的擴大,很可能會遇到太陡峭的地形或是切到附近的登山步道
所以要慎選第一個樁點
這麼慎重的工作,當然就交給孫老師囉

印象中那一天的天氣很好
一行人帶著經緯儀、羅盤儀上山
先在樣區附近幾個比較開闊的地方用GPS確定相對位置後
在航照圖上圈出樣區的可能範圍後
就進入森林內找點

起始樁點的選定並沒有花費太多時間
大概看過幾處位置後,孫老師很快地就做了決定

福山樣區調查就此展開!

那時沒有人知道這個樣區究竟有沒有辦法完成

現在
樣區已經完成了兩次每木調查
種子雨跟小苗的監測也已經進行了將近九年

孫老師從國外回到台灣教書
素瑋學姊已經拿到博士學位
幼新在公務單位上班
陳狗在大陸當起網路新貴!?
那年的小工大多都念到研究所畢業了
我和小欣則繼續在福山打拼

還有很多的未來等著我們

Friday, June 24, 2011

V3




這星期將HX100V入手後,V3正式宣告退役

V3是我的第一台數位相機,是在2005年五月要去美國前買的
用了將近六年多,拍了至少兩萬八千張照片,電池也用壞了兩顆

當初會選這台V3,是看到小廣用這台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很漂亮
再加上我自己對於Sony的偏執

小廣的那台V3不久後就遺失在香港的國泰航空班機上
我的則是一直用到現在

V3是在億華買的
那時億華還只是一家小店,很小的一個店面
去買的那天店內擠滿了人,印象中幾乎都是男生
和清一色的正妹店員形成強烈的對比
那天還有記者去採訪,看看一家專賣平行輸入的網路商店如何一天賣出超過百台相機

不記得V3的確切售價是多少了
只記得加記憶卡、副廠電池、充電器後的價格是兩萬元
那時店員還超得意的說:這樣你就沒辦法殺價了吧!

去買相機那天好像是出國前兩天吧,印象中買的很匆促
可是買好回來後發現店員竟然拿錯充電器給我了,隔天只好又趕忙回去換
一直到美國才正式使用充電器



這張照片是我最早用V3記錄下來的照片
地點是在永和的租屋處
拍攝物品則是那時候要帶給小巴的補給品



這張則是我用V3拍的第一張被稱讚的照片
地點是在巴拿馬一為生態學者家的後院
主角則是同在福山做研究的戰友

剛買相機時,幾乎都只用全自動拍照

這張照片大概是我第一次嘗試使用快門先決模式
地點是在雲南麗江
照片主題是希望拍出美麗的麗江古城夜景 (但顯然不太成功)

也是在麗江的時候,我在相機身上留下了第一個痕跡

那時候為了拍三個人的合照,將相機放在椅子上要自拍
沒想到設定好要離開時,腳勾到相機揹帶
V3就從椅子上跌下來撞到地上的石頭,在相機左側留下了個屬於雲南的回憶


後來到2007年初,相機買了一年半
才比較清楚如何調整相機的設定

這應該是我搞懂相機設定所拍的第一張相片
地點是在台南火車站,那時候正在等火車要去台東。

V3跟著我走過很多地方,也幫我留下了很多回憶 (雖然我大多都不在相片中)

第一次去美國 (CNN)


第一次到說法語的地方 (Montreal Botanical Garden)


結婚 (福山哈盆溪)


第一次被招待去大陸開會 (黃山)


第一次搭船搭四天 (國境之南)


第一次帶學妹們出國開會 (陽朔遇龍河)


第一次在一堆外國人面前做口頭報告 (Fallingwater)


第一次一年多沒有收種子 (福山)


第一次在三仙台合影 (這個第一次好爛)


還有很多很多
不過V3也是會老的
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CCD有明顯老化的現象,尤其是在低光量的時候,影像的顆粒愈來愈粗
相片編號會出錯,偶爾也會有點秀逗
所以還是決定讓V3退休

V3,謝謝你 : )

Tuesday, May 3, 2011

烤地瓜

本烤地瓜食譜是由風子星先生所研發

佳陵姊姊帶回來的地瓜


地瓜外表要先仔細清洗過



烤箱不用預熱,洗完後直接烤,這樣地瓜烤起來就會十分鬆軟可口
烤箱的設定為 上下火 190度C 烤1個小時,之後再悶半個小時



好吃的烤地瓜出爐囉!




Wednesday, April 6, 2011

學者的自尊

先前看了朋友分享的一篇文章:搶救美髮沙龍
主要是講一個天才理髮師Tabatha去幫忙經營不善的美髮沙龍進行大改造,讓快倒閉的美髮店重獲新生
中間一段故事,看了之後讓我非常有感觸,內容是這樣的:
有些美髮沙龍的老闆,看到Tabatha只經過短短幾天,就讓原本快倒閉的店起死回生
非但沒有感到高興,反而覺得自尊受損,沒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因為自己先前那麼久的努力居然比不上Tabatha短短幾天的示範

文章作者說,如果你的老闆是這樣,那麼最好不要繼續跟隨他,
因為他並非真正對這個行業懷抱有熱情

其實這樣的故事也不斷在我週遭的學術界上演
在生態研究的圈圈中,基本上可以將學者區分為實務派與理論派

最典型的實務派,就是非常擅長收集野外資料,專精於各種田野調查的技術
可是因為時間大多都花在戶外了,自然分析資料的能力就比較弱一些
這類型學者通常手上都握有多到分析不完的資料

而理論派學者則是花很多時間研究生態理論模型
非常善於推導模式以及抽象的思考
可是由於缺乏實務經驗,有些時候倒出來的model不太具有實質上的意義

雖然大家都覺得這兩派的學者就像是天生一對
若能結合彼此的專長,想必可以激盪出不少火花
可是事實當然不是這樣,文人相輕嘛...
這兩派的學者很容易彼此互看不順眼

當這兩派學者合作時,以下的情節經常可以聽到的:
實務派學者將資料交給理論派學者後,理論派沒兩三天就分析好了資料
並且兜攏出一個非常漂亮的故事,似乎生態系統真的就如同他說講的那般在運作。
可是實務派學者在最後會跳出來說,你的假設前提一開始就是錯了!
所以從頭到尾都是GIGO - Garbage In, Garbage Out!

但你不覺得這跟美髮沙龍老闆的自尊是一樣的故事嗎?
實務派學者覺得自己在外頭流血流汗了那麼久,居然比不上理論派兩三天的分析!?

我認為,如果學者們都是真心熱愛自己的研究的話
看到有好的成果出來,高興都來不及了,怎麼會去感嘆自尊受損呢?

期望自己未來若能與不同專長的學者合作時,能真正敞開心胸。

Tuesday, March 29, 2011

網誌中最常出現的詞彙

在最初開始寫網誌時
由於那陣子很常出差
一個星期經常是台北兩天、南投三天、宜蘭兩天的這種生活
因此將部落格取名為"生活是一連串旅行的組合"
部落格的主題那時候也希望是以遊記為主

不過要寫圖文並茂的網誌難度實在太高
所以很快就轉變了風格 XD

這兩天看到有個網路工具可以分析自己網頁中最常出現的詞彙
馬上來分析一下自己的部落格



沒想到出現頻度最高的字眼居然是http與許多英語學習相關的文字
我自以為自己很常寫些跟環境有關的文章
沒想到居然不是

不過後來想想
這很有可能是因為我先前分享過一篇關於英語學習的網路工具的文章所造成的
所以就把這文章刪除後,重跑一次文字雲


我果然是個非常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啊
再來就是研究,果然博士班沒白念
先前右手受傷也佔了相當的篇幅
接著才是自以為會有很多的環境相關字彙

換看看佳陵的網誌

嗯,最常出現的字彙是"我們",看來我該好好檢討檢討
寶寶跟家豪的大小差不多,不過我想這局面可能很快會轉變了
再來就是跟旅遊相關的詞彙
看來佳陵的部落格名稱跟我的應該互換!?


想知道自己寫的文章中最常使用的詞彙是什麼嗎?
快來試試看HTML5文字雲
點這裡有圖文教學

Wednesday, March 16, 2011

核能‧何能?

第一次對於核能有印象
應該是國小教到十大建設時,提到了我們有核能電廠
而那一陣子電視又有核能電廠的形象廣告
說核能是環保、安全的能源,請大家一起支持核能
又聽大人說,在核能電廠工作薪水很高
於是,在我最初的認知之中,覺得核能真酷!
第一次到墾丁旅行時,我最想參觀的景點居然是核電廠
(但到目前為止還是沒參觀過)

還有,國小時看馬蓋先,有一集馬蓋先到核電廠進行任務
發先核電廠週遭草地的酢醬草都變成了幸運草
那時候的我壓根都不能理解為什麼會這樣...

到高中時,第一次注意到反核的社會運動
上大學後,聽來自宜蘭的學長說,他們高中時也有加入反核的運動
慢慢了解核能對於我們的風險

說台灣是個核能之島或許太誇張
畢竟核電廠所產生的電力只佔不到兩成 (來源資料)
但台灣這麼一個小島上,有著三座核能電廠
大概也是世界之最了

現在油價飆漲加上全球暖化,很多國家又開始考慮興建核電廠
但是,核能真的是我們唯一的選項嗎?

說核能的碳排放很低也不全然正確
如果考慮其興建過程與開採鈾礦的碳排放了話,核能並非真正的低碳能源 (詳見此文)

台電告訴我們核能很便宜
但是如果把建廠成本跟後續維修成本考量進去,核能並沒有想像中的便宜

台電又說
如果不蓋核能電廠,如何供應台灣龐大的電力需求呢?
台灣的民生用電只佔台灣電力需求的兩成,其餘都是工業用電
石化廠跟面板廠 (還有台電)都是台灣的用電大戶
如果我們不要石化廠的話,又何來龐大的電力需求呢?

這次看了日本福島核電廠的相關新聞
心想,臺灣的核電政策應該可以重新檢討了吧
沒想到我們的政府官員仍然堅稱核電政策沒有問題
我們不應該將可能發生的天然災害無限上綱

但是,遇到核能這種問題,是只能一萬,不能萬一的
只要有機率存在,就不能輕忽其危險性
畢竟只要發生一次災變,一切就回不去了....

台灣到底何德何能,能夠同時一次擁有這麼多核電廠呢?

PS.
採用核能來減碳,其實有著根本上的矛盾,詳見發表於泛科學的這篇文章
而關於擁核與反核之間的辯論,天下雜誌於2000年的一篇專題報導也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