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13, 2009

資源回收很麻煩??

昨天晚上和朋友聚餐的時候
聊到租房子租在大樓社區的優點

大樓社區有管理員 安全性高
有中庭以及健身房等設施的大樓社區 想要運動時比較方便
大樓一般都有統一的大垃圾桶 也有專人再負責垃圾的清運及分類
所以住戶只要繳交管理費 就可以有人幫忙到垃圾
不用被垃圾車的時間給綁住 而且不用另外再買台北市的專用垃圾袋

上面這幾點大家一般都能認同
可是有朋友說
這種大樓的垃圾處理方式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
就是垃圾可以不用分類
而且在場居然有好幾個人認同這一點

他們說
雖然大樓一般還是會設置垃圾分類的桶子
可是其實你不分類也沒差
反正沒有人會管

我聽了之後覺得非常的訝異
為什麼不用垃圾分類會讓他們覺得很重要
甚至有人認為這一點是最重要的一項

進一步追問
支持者回答到: 因為這樣省了很多麻煩阿

聽到這樣的回答
我一整個無言
本來想當場跟大家說教
後來覺得這樣會破壞氣氛
到了嘴邊的話 就硬生生的吞了回去

可是心中的想法不說出來
還是覺得很不對勁
就在這整理一下 順便想想下次遇到同樣的狀況
該怎麼在不破壞氣氛的狀態下 可以跟朋友"宣導"資源回收的重要

現在的社會
大多數人都認為要多消費才能刺激經濟成長
消費主義大行其道
甚至有人認為買東西就是為了丟棄
丟的越快越多 你就買的越多 經濟也就越好
資源回收??
別鬧了 有時間回收還不如多買點東西

然而
這樣的一個線性過程
(就是產品製造出來後就是要丟棄 不再回收利用)
在我們這個資源有限的地球上是絕對行不通的
從小大家就被教育
因為資源有限 所以我們要珍惜資源
如果肆無忌憚的浪費資源 總有一天人類會耗盡所有的東西

再加上現在人口爆炸
地球上有限的資源已經快要無法支持這樣子的消費模式
所以為了永續的發展
懂得資源回收 讓資源可以重複利用 才是真正的王道

資源回收很麻煩??
如果想在自己老的時候還可以繼續過一樣的日子
最好從現在認真的進行垃圾分類
沒錯 不用等到我們孩子那一代
很多資源在我們這一代可能就會被用光

有學者統計過
每年美國丟掉的鋁罐 足夠製造出所有美國的飛機
而美國垃圾場中蘊含的金子 比現在地球中還未開採的金礦還多
所以現在有人想盡辦法要從美國的垃圾場挖出值錢的東西

現在有非常多的人
投入研究該如何讓垃圾變黃金
研究如何讓塑膠可以被分解
研究讓被製造出來的產品可以還原成製造它的原料

而我剛剛講的這些
其實在之前寫的The story of stuff這篇就有提到

至於該如何很輕鬆的跟朋友講這些概念勒??
文章快寫完了還是不知道
之後得再努力想想這個問題

肌肉沾黏

右手受傷後
我的前臂的肌肉先是發炎腫脹
經過一個多星期
發炎的情況改善許多
但是右手卻變的無法伸直
一開始看的中醫師說可能是手肘骨頭的位置稍微有點跑掉
但是由於肌肉緊繃
所以無法調整骨頭位置
要先想辦法讓肌肉放鬆

上星期去看了氣功師傅
師傅說 這叫肌肉沾黏
肌肉沾黏!? 完全沒聽過這個詞

今天Google了一下
才了解何謂肌肉沾黏

平常我們有外傷時
傷口癒合後通常都會結痂
因為在表皮
所以久了結痂就會自動脫落

而當肌肉受傷時
恢復的過程也是會結痂
但是由於不是在外表
所以結痂無法自己脫落
一般也不容易注意到

而如果這個結痂把一些肌肉組織綁住
儘管只是一個很小的結痂 也往往會讓很大一塊肌肉無法正常活動
就有點像是受傷時原本不在附近的肌肉碰在一起了
傷口痊癒過程中 生成了痂
而這個結痂把不該再一起的肌肉綁在一起
或是限制住原先肌肉的活動
就會造成受傷後
儘管肌肉已經不發炎了 可是卻無法自由活動的情況
而這種結痂一般又可稱為疤痕組織(scar tissue)

這種肌肉沾黏的情況一般不易察覺
要透過醫師仔細觸診才能發現
治療上則可以透過深層疤痕鬆解手法 來消除肌肉的結痂

氣功師傅說
我受傷後右手沒有盡量拉直
因此造成肌肉沾黏
所以現在就無法順利伸展

再來就要透過復健來協助手臂的復元


參考文獻:
軟組織沾黏: 慢性疼痛的起源

Thursday, September 10, 2009

開始復健!!

沒錯 自從右手受傷後到現在
已經三個多星期了
我總算開始復健了
也感受到之前電視上演的那種復健時的痛

右手肘受傷後
在醫生的叮囑下 大多數時候都是以彎曲的姿勢靜養

傷後兩個星期
醫師說可以開始試著活動
只要手不痛

傷後第三個星期
右手還是無法伸直
醫生覺得是右手尺骨與鷹嘴窩的位置有跑掉
但是因為前臂的肌肉緊繃
所以也沒辦法幫我喬到正確的位置
建議我開始試著把手臂肌肉拉鬆
之後再慢慢的調整姿勢

昨天晚上想說
不然去給氣功師傅按摩一下好了
看肌肉會不會比較鬆
反正肌肉受傷的地方也好的差不多了
應該不會因為推拿而受傷

今天早上剛開始的時候
其實心裡頭還有點半信半疑
也不知道師傅會怎麼幫我治療
而且他也都沒問我怎麼受傷
現在哪裡會痛等等
輪到我就直接開始

在推拿的過程中
(其實不能稱為推拿 因為並沒有搓揉的動作 師傅只是按住一個點 然後運氣)
才知道原來他是以我現在手肘附近肌肉的狀況
來瞭解是哪裡受傷了 現在不能伸直又是因為什麼原因造成
在幫我拉直手閉的時候
他會先感覺肌肉的狀況 如果很緊 他就會運氣讓其血氣順暢後
再慢慢活動我的手肘

全程大概花了一個半小時
結束前他教我該怎麼復健
他說之前我想要拉直的動作不對 反而會早成我整個人身體歪一邊
應該要將右手彎曲去摸後頸及兩肩胛骨中間的地方
然後慢慢的左右移動 範圍從左肩到右肩
接著右手回到中點 手肘處儘量往上拉
要感覺到身體也被向上拉
最後再把右手向上伸直

他說這個動作可以幫助手臂伸展
同時可以讓氣血順暢 讓之前受傷地方淤血的氣可以被代謝掉

整個過程結束後
我的右手肘輕鬆靈活不少
也幾乎可以伸直
只是一個下午過後
現在又有些僵硬 手也變的比較彎

接下來要積極的復健
需要耐心與恆心
沒有辦法一下子就恢復正常

至於他怎麼解釋我手臂為什麼不能伸直勒??
他說這叫肌肉沾粘
受傷後的肌肉發炎腫脹 導致尺骨與橈骨被肌肉撐開
因而讓尺股與上臂連接處的位置跑掉
手因而無法伸直

關鍵在於受傷後沒有多活動我的肩膀
淤血因而積在手臂裡頭
所以回覆的很慢

嘖 怎麼大家的說法都不一樣勒??

Monday, August 31, 2009

謝英俊: 台灣最值得關注的建築師

謝英俊是我老闆的弟弟
很早以前就知道老師的弟弟是個建築師
但也就只知道這樣

進一步的認識
是之前曾經有過一次在福山和同事聊天時
才知道原來他這麼厲害 這麼有名

謝英俊從921後就開始推動協同住宅這個概念
讓災區的居民可以用最便宜的建材
自己蓋出自己的房子

去年四川大地震後
他也帶著台灣的經驗
投入重建災區的工作

以下是中天新聞的報導



這是謝英俊參加2009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的影片


以及早期他提倡的尿糞分離生態廁所

八八水災後
他也號昭志工一起投入災區的重建

他真的是台灣最值得關注的建築師之一

Tuesday, August 25, 2009

右手骨折!?

上個星期天(2009.08.16)
和朋友相約在宜蘭聚餐
吃完飯
悠閒的看著員山的田園風光
享受著來自黑膠唱盤的溫暖聲音
為了不辜負這麼美好的天氣
決定去朋友家附近的國小打球

沒想到才打第二場
我就在一次上籃中被絆倒
整個人失去重心
摔下時右手率先著地
吃了整個身體的重量

那一剎那我的手整個麻掉了
想說
不知道手腕有沒有怎樣
起身後
發現手腕可以自在的活動
不像有受傷的跡象
心中鬆了一口氣

可是過了一陣子
手臂卻越來越麻
右手肘關節及上臂慢慢腫了起來
雖然沒有腫很大
但是朋友看了覺得肌肉位置有些跑掉
肌肉應該是拉傷了

眼看是星期天晚上
想要看醫生也只能掛急診
還是明天一早再看好了

隔天去朋友推薦的和平醫院中醫傷科
醫師Y檢查過傷勢後
請我到骨科照個X光
確定骨頭沒有問題後
再回去給他治療

於是下午又重新掛了骨科

等了好久好久以後
終於輪到我照X光
這時已經將近下午四點
我的手已經僵硬到無法伸直了
X光師看到我的手
就問我說 "你之前手有開過刀嗎??"
我回說沒有
她接著說 "那你的手怎麼會變這樣??"
"你還真能忍, 應該昨天晚上就要來掛急診了吧...."
我聽完後一整個無言

後來輪到骨科醫師跟我說明X光片
結果醫師L說
嗯 右手radial head的地方有一條隙縫
可能是陰影 也有可能是骨折
挖勒 居然還有這種狀況
於是醫師L先將我診斷為右手閉鎖性骨折
並開止痛藥給我吃
請我一個星期後再回診

一個星期過去了
傷勢好多了
只是手還是不能伸直
右手肘關節韌帶處還是有點疼痛
如果是著要轉動上臂
關節處還是會疼痛

可是昨天(2009.08.25)去複診的結果依然讓我哭笑不得
骨頭上的陰影還在
X光師對於我的右手的形狀還是感到很疑惑
朋友們對於骨折為何不用固定(打石膏)這點也感到疑惑
醫生L說 "嗯 接下來開始要熱敷 熱敷過後試著活動手臂"
"應該兩到三個星期後就可以恢復了 兩個星期後再回診吧"
目前的診斷繼續是右手閉索性骨折
這次拿到了治療肌肉拉傷的凝膏一條

佳陵覺得這樣根本沒有治療到阿
所以堅持要我再去給中醫看看
於是昨天晚上又掛了中醫傷科
這是換了一開始朋友推薦的醫師K看診
醫師K看了X光片
覺得目前的傷勢跟骨折處應該沒有關聯
主要應該是肌肉跟韌帶受傷
但是手無法伸直可能跟關節骨頭位置有點跑掉有關
所以在熱敷與針灸過後
醫師K試著要幫我把手喬回去
可是一動我的手
我整個人就因為痛而彈了起來(嗯 是反射動作)

所以到目前為止
我實在不知道我的右手到底有沒有骨折
可能有也可能沒有

右手傷勢逐漸好轉中
但是還是不能完全伸直


如果你看到了文章的這個地方
非常感謝你的耐心與關心
我會努力復健的
希望右手可以早日恢復正常的功能

Sunday, July 26, 2009

織網

覺得自己在織一張很細很細的網子
織的很慢很慢

每條線都靠的很近
一不小心線就都會纏在一起
又要重新再來

Thursday, July 16, 2009

大家都跳Beat it

MJ走了之後
開始了一連串的紀念活動
以前一些藝人翻唱Beat it的影音檔也被翻了出來

台北這個星期天也有MJ快閃活動!!
大家一起來跳Beat it!!

以下為轉錄情資

喜愛Michael Jackson的朋友請注意,台灣版熱血MJ紀念快閃活動即將展開!!
台北各大Dance Studio將聯合紀念我們心目中的神~~~將他對音樂和舞蹈的熱愛延續下去!!
時間:7/19(日) 下午5點@國父紀念館;6點@華納威秀前廣場

方式:請不動聲色地出現,等音樂一放後,
在卡拉老師Solo後加入排舞行列,跳完排舞請回復路人身分離開現場
目標:超過500名Dancer與舞者一起加入

排舞教學影片


瑞典版本



Friday, July 10, 2009

天外奇蹟配樂

自從看到膝關節關於天外奇蹟的文章之後
就一整個超期待這部電影的
雖然他說最好在完全不知道情的情況去看這部電影
但還是忍不住偷看了預告片
還偷聽了配樂

超好聽

Monday, July 6, 2009

Chicken a la Carte

2006年2月的柏林國際影展
其短片組拍攝主題為: 食物、味道、饑餓
全球總共有3600部短片參
最後挑出的32件放映作品
這部短片是當中的第一名
被評為The Most Popular Short Film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場景就在亞洲某個講英語的國家。


Friday, July 3, 2009

Saturday, June 27, 2009

The story of stuff

你有想過我們日常生活用的東西是怎麼製造出來的嗎?
你有想過為什麼我們可以低價買到許多3C商品嗎?

The story of stuff 這個網站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小短片
對於目前的消費經濟有淺顯易懂卻又深入的探討和省思
影片非常輕鬆活潑 非常適合用於教導小朋友
看完後也不會給人很重的罪惡感 XP

影片長度約20分鐘
也可以在這裡下載

這個影片當然有Youtube版本啦


下次買東西前
先想想這個商品可能是怎麼被製造出來的吧!!

Friday, June 19, 2009

1995年的我



最近有個國中同學結婚
國中老師翻出了我們班畢業時謝師宴的照片給大家看
1995年那時候的我
看起來清純不少

大家應該認的出哪個是我吧....

Monday, June 15, 2009

娃娃@ the Wall




第三次到the Wall
第一次是薄荷葉+張懸
第二次是許哲珮

之前無聊瞎逛
看到了娃娃有演出
毫不猶豫就買票了

2009.06.13
晚上七點半 雨天
這場雨從四點就開始下了
一直沒停
只好換上實驗室的拖鞋
有點狼狽的走去這牆

表演前5分鐘才到
裡面已經滿滿的都是人了
不過沒有非常擁擠

表演大概慢了10分鐘才開始
第一次聽娃娃的現場
之前對她的印象就只有拉拉拉拉
自然捲只有在電台上聽過
她電台的節目也只有偶爾聽到一兩次

但是這些似乎都無關緊要
重要的是娃娃唱歌真的很好聽

整場表演娃娃大概唱了超過20首歌
一整個值回票價
雖然腳站的超酸的
下回考慮自備童軍椅

聽娃娃說7/30她跟Queen在河岸留言紅樓有表演
超心動的
可是我到時候應該人在南沙吧

還沒聽過娃娃嗎?




Friday, May 29, 2009

北太平洋垃圾場

這陣子看[沒有我們的世界 (木馬文化)]
書中提到這個
北太平洋垃圾場

在夏威夷以及美國加州之間的北太平洋海域
由於長年處在赤道熱帶高氣壓的籠罩之下
這裡的海水幾乎不太流動
只是緩慢的在原地打轉
也因此 太平洋沿岸國家扔進海裡的垃圾
以及海上行走的船隻隨手丟掉的垃圾
隨著洋流漂送之後
最後都來到了這裡
形成了一個面積相當於兩個德州大小的垃圾場


有朋友問我
有相關照片嗎?

Google了一下
發現了幾則新聞
太平洋垃圾湯
巨大塑膠渦流
Rubbish dump found floating in Pacific Ocean is twice the size of America

但是找不到相關的照片
至於這麼大面積的垃圾場為什麼衛星拍不到?
因為漂浮在海上的大多是塑膠垃圾
而這之中又以透明的塑膠瓶最多
此外
這些垃圾有很多都漂浮在水面之下
因此衛星拍不出來

關於這個現象
有個專有名詞叫做Trash vortex
或叫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
維基百科中也有這個現象的專文介紹

第一個發現這個垃圾場的人是Charles Moore
在TED上他有一場關於漂浮垃圾的演講




他也為此成立了一個基金會
Algalita Marine Research Foundation

為了我們的子孫
大家還是減少使用塑膠袋以及相關塑膠產品
否則未來有一天
我們可能真的得把垃圾送到其他星球

或是像Wall-E的劇情一樣
搭著太空船離開地球

Sunday, March 22, 2009

Steve Jobs Stanford Commencement Speech 2005

This film is a speech given by Steve Jobs at Standford Commencement in 2005.
Steve Jobs is the CEO of Apple and Pixar.
I am deeply touched by several words of Steve's speech.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Life is short. Don't waste your time living someone else live."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Wednesday, March 18, 2009

Corneille Ewango: A hero of the Congo Basin forest



Corneille Ewango, a man from Congo.
I have wrote a blog about him two years ago.

Recently, I found there is video of Ewango's Talk in TED website.
In this speech, he talked about how he became an botanist and how he risked hislife to protect the reserve he works.






Ewango won the Goldman Environmental Prize in 2005.
There is also a video introduce him on the Goldman Environmental Prize website.

http://www.goldmanprize.org/node/101

Tuesday, January 20, 2009

Will the rainforests survive?





這是一場由Smithonia Institute舉辦的一場Symposium
熱帶雨林未來的命運會如何一直是許多生態學家爭論不休的議題

這場研討會邀請了Dr. William Lauracne以及Dr. Joseph Wright對此議題提出自己的看法
這兩位學者都是Smithonia Tropical Research Institute (STRI)的研究員
並且都長年投注在熱帶雨林的研究
然而 這兩人對於熱帶雨林的未來抱持著截然不同的想法

Check it out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Friday, January 16, 2009

R in New York Times


紐約時報有專文介紹我最愛的電動玩具
目前Google也都是利用R來進行各項資料分析

雖然SAS公司堅持他們的軟體比較專業
但是R的成長肯定威脅到他們的收益


有興趣的人去看看這篇報導吧
目前最熱門的資料分析軟體: R

銀杏



這星期台大地質系館前的銀杏黃了
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


十月份去大陸的時候
聽北京的朋友說那兒的銀杏黃的正美

台北跟北京之間
有著三個月的距離

Zen

何時?何地?何人?
When? Where? Who?

此時、此地、我。
Now. Here.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