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研究室最為人所知的風格
我想大概就是收集一大堆的資料
以資料多且龐大出名
之前在福山吃飯遇到其他的研究員
聊天聊到我們的取樣大小
說明了我們的研究設計後
他的回應是"果然是謝老師的學生 謝老師就是以做的多出名阿!!"
在進行研究時 資料多固然好
但其實也是有缺點所在
最大的缺點當然是我們必須花很多很多的時間來收集這些資料
再者就是 當資料收集齊全(包括資料輸入與檢查)
還得學習如何使用這些資料
由於資料量大 如果只是光用EXCEL
那會是很讓人抓狂的一件事情
可能光是篩選個資料 就得讓你等上半分鐘
也因此 每個人都得學會寫一點小程式
不然根本無法運用這些費盡千辛萬苦收集得來的資料
說來雖然簡單
可是每當自己要去面對那一大堆數據的時候
總是會讓人有點頭痛
上星期在福山跟研究所同學聊到一位學長的情況
那個學長也是收集了一大堆的資料
但是後來就疲倦了 缺乏接續的動力完成後半資料分析的工作
同在福山研究的S學長
他的指導老師Dr. G前陣子也才又跟他耳提面命
說我們現在做的工作只是在收集資料
真正的研究在於後半部
如何妥善的分析資料 從資料當中找出讓人興奮的pattern
如何發現前人不知道的現象
如何用自己的資料印證或是反駁前人所提出假說
這部分才是真正的研究
博士班的學生要有創見 要能夠將我們已經的科學往前推進一小步
不要以為自己在收集資料就是在做研究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